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謝清志的生命振動-我讀我見(2)

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
2009/12/14, Monday

(photo source: Support Ching Shieh

*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


台灣人的成就,在於刻苦耐勞,謝清志與A-Bian皆來自貧困的家庭。

家境貧窮的阿爸,在這貧脊的的土地上作農、養魚,隔壁村的阿娘,經媒人介紹嫁進了謝家。夫妻倆辛勤工作,靠天吃飯,卻難有好收成;孩子相繼出生後,家庭生計則日益沉重。

嫁來謝家的阿娘,下廚,照顧小孩,也要隨阿爸下田;日夜工作,十分勞累,不久就染上當時還是絕症的肺病,咳起來常見血絲。我還記得,阿娘常常暈倒,為了急 救,我曾依著大人的指示,拿著碗在村庄裡蒐集小孩的尿回來給阿娘喝下,果真有效。事後我從醫學觀點猜測,可能是尿中含有阿摩尼亞,阿娘受刺激後,意識才恢 復過來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33。

1948年,我們全家六口,從番仔田車站(今日隆田站)擠上了南下高雄的火車。當時車廂內滿滿是人,阿爸還是兩手緊緊抓住車廂門把,才勉強擠上火車,整個 人幾乎是掛在車門外,頭頂上的帽子在途經一座鐵橋時被風吹落,十分驚險;而體弱的阿娘,連站都站不穩,卻因人擠人「相互扶持」而站著到高雄!

高雄的第一個晚餐由鄰居招待,果然是吃白米飯,還有很好吃的鮪魚。我的筷子不停的夾著魚塊往嘴裡送,阿爸利用主人沒注意時偷偷在我耳旁提醒:「今天是別人請客,不要太急,以後再多吃吧!」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34。

阿爸小時候,曾在漢學私塾短暫讀過書(用河洛語讀四書五經),在我印象中,他是驛站三輪車伕中唯一識字的人,而且,他的「講古」在驛站前頗為知名。火車車班固定,阿爸就常常利用三輪車等載客的空檔,說起章回小說,像是三國演義、水滸傳、包公審郭槐等等,大家聽得津津有味,也消磨不少載客等待的漫長時間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35。

修習漢文的台灣血統父親,於KMT的統治下,只能作三輪車伕。

其實,早在我小時候還在台南七股時,阿爸就曾教我、大姊和表哥,用河洛語讀三字經、大學、中庸等古書。我的漢文因而奠下基礎,我今日還能教人河洛語的「烏字十五音」,也是拜阿爸當時在三輪車上給我的「壓力」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36。

也許,家境貧窮也讓阿爸悟出有限資源要妥善應用的道理,所以他不鼓勵女孩升學,大姊沒受過教育,大妹小學畢業就去學手藝,小妹初中畢業後也不再升學。他們為了我而選擇別的生活方式,但當時我曾十分羨慕她們。

我高中時,阿爸因心臟病沒法繼續踩三輪車,便在家裡用我的名字開了間雜貨店「清志商店」,兼賣菸酒,繼續呵護全家,走出貧困。

我一直感謝阿爸的付出,還有姊妹們的犧牲,讓我有機會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37。

我這種堪稱順利的求學過程,其實並不特殊,但對一個貧困背景、三輪車伕的家庭而言,意義重大,也十分榮耀。我上大學後,我的三叔跟我提及當年亂葬崗上安葬阿娘的過程。

三叔說到,當年林德宮附近那片墓地幾乎已無處可埋,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處小空地,大人們就在鋤頭上榜了一條紅布條,將之拋向天空,最後就依照落地後鋤頭上紅 布條那端所指的方向,挖地安葬了阿娘。三叔說,當時紅布條的指向就是「望子星」的方位,他認為,這和我及家裡後來的發展十分吻合。

辦完了阿爸的後事,我終於體會到了「數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」。我決定帶著另一位媽媽前往美國,就近照料盡孝。

我的另一位媽媽,我稱呼她「阿嬸」,是阿娘過世後隔年阿爸再娶的太太。雖然是繼母,但她對我們姊弟妹們的照料,不輸親生阿娘,甚至,我對母親的印象與感受,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她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39。

謝家刻意的栽培之下,眾姐妹犧牲就學,要謝清志勇往直前,成為台灣的好漢。

1984年12月24日(台北時間)聖誕節前夕,我帶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,搭上泛美航空班機洛杉磯回台,距離上一次回台已經十年。班機在晚間9:00左右抵達桃園機場,我與同行的伙伴們已準備好因應橫梗在前的可能阻撓。

我們一行9人,有蔡明憲、歐煌坤、李英男、林心智、張雲彥、許英智、江昭儀、蔡淑敏以及我謝清志,團名就叫「南加州台灣同鄉會回台訪問團」。在籌備階段, 曾有20餘隊夫妻報名,最後真正成行則只有9人。江昭儀是此次的領隊,我擔任發言人,唯一女性蔡淑敏就是我的太太;出發前,我的太太堅持同行,她說:「無 論發生什麼事,I will be there!」

正式組團返台,這不只是南加州同鄉會的想法。早在前一年(1983年)紐約台灣同鄉會會長楊黃美幸等二、三十人就曾正式提出,後來被要求改以個人名義申 請,卻仍然遭拒絕,最後也只有楊黃美幸夫婦與一位美國小姐(Mai-Shanley/台美混血)獲准回台。國民黨與台灣媒體也藉著「美國小姐」的新聞焦 點,淡化那次行程背後的政治意義,倒是黨外人士十分重視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p.42-43。

台灣人只要出國,很快會認清KMT在台灣的專制,其所謂ROC只擁有虛名,在國際上被PRC所代替,成為「鬼國」。

原來,國民黨還要我們簽下一份切結書,承諾在台期間遵守國內法律,「不發表公開聲明、不發表反政府的言論、不參與黨外政治活動」三個條件。雙方一再爭辯、協商,最後只剩林心智不簽,其他人於是先下飛機,留下我、林心智與這位官員繼續溝通。

林心智這位心理學博士,是美麗島事件八大受刑人之一林弘宣的弟弟,國民黨一直擔心林心智回台後會發言批判政府,出發前就曾有意不讓他回台。

我對林心智說,我們已經回到了台灣,如果不簽,就將原機遣返,屆時別人會笑我們,而且我們也達不到回台的目的;如果簽了,我們下飛機後又完全照他們的要 求,什麼也都不敢做,那麼我們也就不必下飛機;所以,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,先簽了切結書,下了飛機後,我們又全部違反這三個約定,到時就看他們敢不敢抓 人。經我這麼一說,林心智最後也同意簽字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p.44-45。

接下去的二個禮拜,我們兵分南北兩路,與各地黨外團體串聯,慰問當時海山煤礦災變的家庭,私下會見不少政治犯及其家屬,也曾公開要求會見美麗島事件女性服 刑人但未獲回應。離台前,我們參加了為林義雄母親與二位女兒在台北義光教會舉行的告別式,隨後,這三位林宅血案受害者在受害四年後才得回宜蘭安葬。

我也藉著這個機會,探視在南部久別的親友,再次體認到國民黨無所不在的監視系統,以及所欲營造的恐怖氣氛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46。

1968年謝清志父親的生計,受到KMT運作、ROC體制的迫害。

1968年,也就是我出國留學那一年,當時,黨外楊金虎深受基層勞動群眾支持而當選高雄市長。但他當選不久,高雄市警局以整治市容為由,推動計程車取代三輪車政策,讓三輪車伕的生計遭受嚴重影響。

要轉型,他們無力購車,不買計程車,他們就無法進站載客,生意於是一落千丈。為表抗議,她們曾集體將三輪車占據車站廣場,結果警方反將三輪車統統拖到運河旁用鐵鍊練住,任憑風吹雨打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.47。

留美第一年在內布拉斯加大學就讀時,我的指導教授就是一位對國民黨不滿的台灣人;來自日本的《台灣青年》雜誌,是我們這些留學生台獨思想的啟蒙刊物。一年之後,我轉到密西根大學就讀,在這大學校裡,更強烈感受到海外台灣人對鄉土的關懷。


初到密西根大學時,學校的中國研究圖書館內收藏了一些「禁書」,台灣學生相互告知;那時,我曾當過「雅賊」,將吳濁流所寫的那本前半生自傳《無花果》一書帶走,直到1975年我取得博士學位,在一次整理書籍時,因內心不安,才又偷偷地將該書放回圖書館。

1970年4月24日,當時赴美訪問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,在紐約廣場飯店前遭台灣留學生黃文雄(編註:正攻讀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)開槍刺殺未果。 我從電視得知消息,至今還記得當時黃文雄在鏡頭前說著「Let me stand like a Taiwanese.」

當時,我不敢相信:「台灣人會這麼勇敢?」因為,台灣學生能出國留學,十分難得,一般都會珍惜自己的前途,黃文雄的行動十分勇敢,一點也不貪生怕死,令我佩服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p.49-50。

在參與同鄉會活動中,我發現到,這些熱心同 鄉會的台灣人,直接是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或家屬並不多,大家腦子裡想的也不是「報復」之類的事,而是看到別的國家(尤指美國)的民主與進步,自 己的國家台灣卻還處在戒嚴不民主階段,才紛紛投入獨立與民主運動,所求無他,就只是為了鄉土未來的民主進步。

然而,除了衝撞式的政治活動,我注意到同鄉會非政治面的「軟性」本質,所以任內非常重視文化活動的力量。早在1975年出任密西根安阿堡台灣同鄉會會長時,我就曾組織「台灣文化研究會」,探討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與政治運動,像是農民組合、議會請願運動、文化協會及台灣民眾黨等研究,期望藉由對歷史的了解,深耕對鄉土的愛。

1982年及83年,我也曾舉辦兩次數千人參加的南加州感恩音樂會,向美國社會與同鄉推介傳統台灣民謠,以及包括蕭泰然與江文也等台灣音樂大師的作品,深獲肯定。

我後來發現到,這種非政治性活動所凝聚的人氣與力量,將在政治上逐漸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。
謝清志、彭琳淞,2008,"心繫台灣"《謝清志的生命振動》,玉山社,台北市,pp.51-52。

(未完待續,撰於2009/10/05)

相關閱讀:
獨家專訪謝清志博士-生命的振動(速記)
10/30 電台專訪預告-專訪謝清志(前國科會副主委)
讀書心得:謝清志的生命振動
謝清志的部落格(漢文)
Support Ching Shieh(英文)

延伸閱讀:
謝清志的生命振動-我讀我見(1)
Hsutung's BLOG
楊緒東專欄



http://www.taiwantt.org.tw/tw/index.php?option=com_content&task=view&id=1710&Itemid=1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