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photo source:《台灣紀行–街道漫步》一書,花蓮機關庫)
*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日本人與台灣人不但氣脈相連,還是軍事戰略的生命共同體,台灣原住民與日本人的血脈有著剪不斷、理還亂的糾纏,到如今,台灣人諸多崛起的政治領袖與日本的牽連,越來越強,台灣與日本之間的互補,有無法明講的「奇妙」。
中國馬騜稱「王」於台灣,其調調與「台灣人性格」無法相容,講「誠信」沒「誠意」,談「治國」亂七八糟;ROC是不是國家?台灣有沒有主權?皆得仰仗PRC的臉色,真是this man-Ma。
卑南族和阿美族,都住在平地。
兩族自古以來,不外是燒地農耕並從事獵捕的生活,但19世紀以來,轉換為水田農業。因此,不管哪戶人家都和日本或中國、韓國的平常農家毫無兩樣。
要說這兩個族系,與其他山地人有什麼不同的習俗,那就是婚姻制度。女婿須入贅到女家,成為家中的勞動人口。這種招贅婚姻,也曾經存在於日本飛驒白川村等各地。所以在這層意義上,那些日本人就像是住在日本的台灣山地人。 只是日本人很少被說成是〝眼睛好美〞的。 司馬遼太郎著、李金松譯、鐘肇政審訂,1995,〝大野先生〞,《台灣紀行–街道漫步》,台灣東販,台北市,pp﹒464-465
路旁有小學的校門,大概是假日,看不到孩童們的蹤影。校園裡,但見豎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來到這座島上持續頒佈戒嚴令的人的銅像。
「假如火星人來到台灣,可能會因為這種金屬糞便太多,而大吃一驚吧。」
這話不是胡必重先生說的,而是台灣的幽默人士在哪個地方寫的笑料。
火星人會驚訝的,不光是台灣而己。其他國家亦有不少類似的銅像,追本溯源,可以說是20世紀新興的意識型態國家所發明的呪具。
當掌權者欲向住民強行灌輸國家觀念時,只要鑄造一個人物的形像,大量複製,擺在人群聚集的場所即可。
他們相信,藉由那塑像的神威,一般住民就會成為只有單一理念電流流通其間的〝人民〞或〝國民〞。
其缺點是不具耐久性。 司馬遼太郎著、李金松譯、鐘肇政審訂,1995,〝花蓮的小石子〞,《台灣紀行–街道漫步》,台灣東販,台北市,pp﹒491-492。
如今,水已經在地面上流動了。
在道道地地生於台灣的台灣人(本島人)這一點上面,與我在花蓮遇見的人們毫無兩樣的李登輝先生,成為這個國家的元首。
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破天荒的事,太值得慶祝了,故此當我在日本由報紙界獲知這項消息時,覺得彷彿是夢幻一般,現實感極為稀薄。
「我可是正統的總統啊。」
前述正月的茶席上,當他本人一本正經地這麼說的時候,我忍不住地覺得可笑了。
確實地,沒有比這更正統了。1988年,前總統蔣經國病逝時,依憲法之規定,這位台北縣三芝鄉的農民子弟昇級為總統,隔了兩年,國民黨臨時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,選出也是農業經濟學者的他為第八任總統。
這其間,連一聲槍響都沒有。
然而,一如世界上所有的國家,若依某種看法來看,便都含有幻想成份那樣地,他所擔任總統的中華民國,從外面看來,好像就要被自己空想裡的大空殼子壓碎了。
那就是:明明是在台灣島上,卻又硬說整個中國大陸是她的領土。
此種空想的共有者,形式上,是指與已故的蔣介石一起從大陸來的所謂〝外省人〞,以階層言,乃是戰後在這島上長期地享受一黨獨裁權力利益的人們。當然啦,如今這空想一如破碎的風箏竹骨,只剩下一副骨架。 司馬遼太郎著、李金松譯、鐘肇政審訂,1995,〝太魯閣的雨〞,《台灣紀行–街道漫步》,台灣東販,台北市,pp﹒512-513。
「但願能夠使她成為一個可以讓人夜裡安心睡覺的國家。」
這是第一個本島人出生而成為統治者的李登輝博士的願望,並且這個願望至今依然繼續保持著。
戰後有一段時期,人們曾因〝國家〞所帶來的毫無理由的迫害,而膽顫心驚。
那種時代已經告終。蔣家時代落幕,難以置信的是,本島人的李登輝先生成為總統。
這期間,只能說是奇蹟吧,沒有一發槍聲,更沒有權謀術數,就像顧客在百貨公司裡從一個攤位,轉到另一個攤位那樣自然地,由於蔣經國的死亡,同時也根據憲法 的規定,副總統的他,昇格為總統。這是1988年1月的事,也僅僅是6年前的事。如果說,克麗歐(希臘神話中掌管歷史的女神)不論對哪個國家,都會微笑一 次的話,那麼那時的台灣正好是碰上了。
他本人以前曾說想當一名牧師,〝希望到山地去傳播福音〞,這個願望並未實現。 司馬遼太郎著、李金松譯、鐘肇政審訂,1995,〝對談 出生地的衷痛〞,《台灣紀行–街道漫步》,台灣東販,台北市,p﹒522。
後言: 過去60年來受過日治教育的台灣菁英,於228被中國黨有計畫的殺死,緊接著,中國黨發動白色恐怖,對中國自由派人士加緊迫害,任意槍決,中國黨在台灣的統治「無情無義」,而今日之「馬騜」,可以說是集其大成。
無怪乎,被某政治評論家-南方朔,說成是明朝亡國的「崇禎皇帝」,準藍大砲打藍馬騜,則是愛馬之深、責馬之切,this man-Ma豈能不反省懺悔乎?
(全文完,撰於2010/03/31)
相關閱讀: 台灣魂與日本精神
延伸閱讀: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10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9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8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7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6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5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4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3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2) 台灣紀行-我讀我見(1) 楊緒東專欄 Hsutung's BLOG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